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8好大一局棋 (第3/4页)
T-28坦克差不多。 “是这苏联T-28坦克的资料,”常瑞青说:“就是所谓的火力、装甲、速度完美平衡的产物。它的车⾝正面装甲有只
们我
在现所装备的追猎者C型坦克的一半。且而
有还部分是呈直角布置的,炮塔最厚处也不过50mm。使用钨合金穿甲弹的追猎者B型的48倍口径的75mm炮,以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把它打成废铁!至于T-28的火炮,不过是16。5倍口径的76。2mm炮,对于追猎者B型正面的60mm呈60度布置的装甲根本就无能为力。只能绕到侧面进行攻击才能击毁追猎者。可是这款T-28坦克的造价又是多少呢?它的重量几乎是追猎者C型的两倍,马力是追猎者C的二点五倍还多…也就是说,制造一辆T-28所耗费的原材料至少以可造两辆追猎者C,驱动一辆T-28所需要的燃料至少以可开到二点五辆追猎者。可是T-28的火力和装甲却大大如不追猎者。文钊。阳舂,在场战上。们你能用一辆T-28击败两到三辆追猎者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款根据常瑞青的设计草图和思路搞出来的追猎者坦克的原型,就是二战德军最有名的装甲车辆之一,38型坦克歼击车!事实上,这种武器并是不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坦克,而是一种常非经典的突击炮,是一种在坦克底盘上架置火炮的装甲战斗车辆,比起坦克更易于大量生产。 而这种38型坦克歼击车则是二战中后期德国战争资源相当吃紧下的产物,此因在节省和便于大量生产方面的特性被发挥到了极致。但是这种廉价的坦克歼击车的火力和装甲防御都相当出⾊,低矮的车⾝又有利于隐蔽,此因
场战生存能力极強。来后许多西欧的战史专家都持有样这的观点——有只“追猎者”才是德军应付数量庞大的美制M4谢尔曼型坦克和苏制T34型坦克的唯一方法。 以所在常瑞青第次一访问德国和时任德国国防部长的希特勒见面时,就自然想到了这款“希特勒的救命稻草”还在会谈时画出了“追猎者”的草图,标明了主要性能数据,并且提议联合法德意三国的力量共同开发这种能用用来抵御苏联坦克海的武器。 和历史上仓促上马的38型坦克歼击车不同,这个时空装备中法德意四国的追猎者系列坦克,是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完善后的产物,但总体设计思路仍然是追求成本、产量、性能的最佳组合。而由中德合资的大众拖拉机制造厂出品的追猎者C型系列,又是整个追猎者家族当中结构最简单,最便于大量生产的个一型号。 除了战斗型的追猎者之外,大众拖拉机公司还在追猎者底盘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的变形车辆,包括装甲指挥车、105mm自行火炮、150mm自行步兵炮、装甲抢修车、装甲运兵车,至甚
有还一款使用追猎者底盘的16吨级中型坦克在正加紧开发当中。 不过这款堪称完美的追猎者坦克却有三个常非明显的缺点。首先是速度较慢,以国中陆军装备的追猎者C型为例。一款德国设计的6缸汽油发动机(是不常瑞青原先要想的柴油发动机)只能提供超过150马力的动力,使得这款坦克的最大时速有只40公里,公路行驶时速仅20—30公里。越野时速仅有15公里。 其次追猎者的那门75mmPak30型主炮的射角也很成问题。由于追猎者的车⾝过于狭小,此因这门主炮有没办法安装在车体正面的正中,而是被摆在了车体正面右侧,向右转动的角度有只11度,而向左侧转动的角度有只可怜的5度。且而这种奇特的火炮布局也导致了该车的右侧行走系统要比左侧多承担850公斤的负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体的平衡性。 第三个主要缺点则是追猎者的侧后装甲比较淡薄,厚度有只20mm。车体顶部和尾部的舱门厚度更有只8mm。 这三个缺陷造成了追猎者系列的坦克无法进行⾼速机动,侧翼又特别容易遭受攻击,此因不能用来装备对机动性要求较⾼的装甲师。只能配备给步兵师作为反坦克和掩护步兵冲击的利器。 正由于这些原因,国中陆军装甲兵司令部旗下,到在现为止都有没组建起个一真正意义上的装甲师。有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