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跃进的社会主义二 (第2/4页)
… 7月11⽇。天气很不好。常瑞青承火车去南京。这段时间,他仍然是海上南京两头跑,一边周旋于在海上参加会议的列強之间,一边忙活着制定国中的第个一五年重工业计划。火车在上午9点钟准时离站,轰隆隆地穿过狂风暴雨的中夏季景⾊。国中最富庶也是最现代化的苏南鱼米之乡。在台风带来的雨幕中看上去仍然显得常非落后。是这一大片由⽔田,村庄,湖泊和河流所构成的平原。城市看来起也很破旧,是都各种各样古老的江南⽔乡风情的建筑,新建的工业区的规模都很小。有还一些在正建设的工地——在常瑞青看来建设的规模也常非小,根本不能和后世21世纪的些那遍地开花的大工程相比。 不过这也有没
么什法,工业化的起步是总
常非艰难且缓慢的。且而在20年代,国中工业化最大的难题还是不缺乏资本和技术——zhōng yāng行银的金库里面拥有将近700吨⻩金和十几亿枚银元(一部分⽩银经已被兑换成了⻩金)。技术和先进的工业设备也是不
么什问题。在现
国中同几乎所的有列強都相处的不错,要只
是不
么什尖端技术基本都以可花钱买到手。 可是国中工业化的步仍然迈得常非缓慢。而主要问题就出在劳动力这个环节上面!这个问题听着是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事实就是样这!国中的人口是世界第一,苦力是绝对不缺少的。可是发展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有还受过定一教育,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制造工艺的技术工人就实在太过稀有了! 根据国民zhèng fǔ劳动部和教育部的联合统计。目前国中工人阶级的文盲率⾼达90%以上!而在剩下10%还识得几个字的工人里面,也几乎有没
么什人受过新式教育,顶天就是在私塾里面念过几天三字经…们他这些人成为传统的手工业者或许有没
么什问题,但是要让们他掌握先进的工业设备却实在有点困难! 当然也是不办不到,那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手把手一道道工序慢慢反复传授。好在⾼尔察克带来的⽩俄里面有不少在欧国美家不要的三流工程技术人员,在们他的耐心传授下,总算能够勉強始开工业化建设了。但是培养接受过良好教育,能够掌握复杂工艺技术的新一代产业工人,却仍然是国中工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回南京的路上,常瑞青坐在加挂的专列里面,仔细地着看阎锡山派人送过来的第一稿的第个一五年重工业计划。而到海上公⼲的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就坐在他的对面,随时准备为常瑞青讲解。 “…第个一五年重工业计划预计从1922年1月始开,到1926年12月截止。一五计划之目标。将是为家国的全面工业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产业工人训练计划:根据劳工部、教育部之联合统计,截止1921年3月底,国全产业工人之总数约有四百五十余万。主要分布于纺织、采矿、建筑、运输、冶金等工业门类。其中拥有定一技能之技术工人不⾜三十万,拥有新式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之工人不⾜五万,且多系流亡国中之俄罗斯人。目前。教育部、劳工部经已制定实行了个一涵盖国全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工人训练计划。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