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伐谋3 (第1/3页)
第324章 伐谋(3) 第324章 伐谋(3) “若本公主当真聪慧,应该早已猜到殿下是何人才是。”杨悦不由苦笑道, “看来民间将本公主说成妖孽并非空⽳来风,乃是出自濮王。” 亲王向来不可擅离封地,李泰被李世民贬道均州,更是一步都不曾踏出均州。杨悦被逐出朝堂,李泰却巴巴来三原请杨悦帮忙。这一贬一尊之间,只怕不无关联。 李泰知杨悦聪慧,一眼便看透事实,也不隐瞒,一揖到底,谢道:“一时权宜之计,还望公主海涵。他⽇定会还公主清⽩。” “他⽇?”杨悦中心不由再次苦笑,道知李泰所言他⽇不过是,若她肯与他联手,助他夺得皇位,自然会还她清⽩。否则,却又另当别论了。 沉昑片刻,杨悦突然抬头直视李泰,道:“濮王为何认定本公主定会帮你?!” 李泰沉昑片刻,迎着杨悦的目光,从容言道:“若平心而论,公主为以本王与九郞谁更适合皇位?” “若论才学聪慧,恐怕陛下不及濮王!”杨悦沉昑片刻,幽幽道说。 李泰中心不由一喜,然而听到杨悦一直称己自“濮王”皱头却又不由微皱。 如今他虽被封为濮王,一向却更喜欢人家称他魏王。只因自从十八岁被⽗皇李世民封为魏王以来,是他最得意之时。那个时候李世民对他的宠爱冠于诸王之上,至甚超过了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开支用度一切都比及太子。加上太子私下玩男宠胡作非为,被李世民得知后,越来越不喜。至甚曾私下里答应立他为皇嗣。然而… 然而,杨悦并未停下,接着道说:“然而,若论当今天下形势,陛下即已拥有四海,反比濮王更加合适。” 李泰面上笑容未落,不由僵住。怔了片刻,却又笑道:“公主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论人,令人叹服。九郞如此待公主,公主却以德报怨,不加微词,当真难得。” 杨悦微微一笑,道:“濮王过誉了。陛下与我有朋友之义,他虽无情,我却不能无义。更况事实如此,非我一言以可偏颇。” “然而,本王并不认同公主所说。”李泰顿了顿,却又不紧不慢地道,“本王闻说公主向来不以嫡长而论,为以有德者居天下才是正统,对⽗皇莅位视朝极为赞叹,只因⽗皇乃是千古难得的英明之主。公主能明此中道理,奈何今⽇反不能为天下选择明主?” “然虽如此,然而当今陛下也不见得是不明主。前些年先皇令陛下独断朝政,并非是不存了考察之意,先皇即未改变心意,自然是认为陛下有能力作这个皇拉。更况陛下然虽有些感情用事,然而也并非不能明断是非之人。”杨悦微微摇首,言道。 “公主只知其一,却忘记其二。”李泰也头摇道,“先皇在时,九郞虽视朝,却终有先皇余威震慑,朝臣自然不敢狂妄。如今九郞性情羸弱,不免为朝臣所欺。便如公主之事,九郞虽有回护之心,却无回护之力。如今朝政决于外戚之手;四夷窥伺,洞獠反叛,突厥生变;內宮却又乱成一团。如此外忧內患,怎称得上英明之主?” 平心而论,李泰所言到是事实,令人难以辩驳。 杨悦思索片刻,才道说:“陛下继位以来。四夷虽有挑衅,然而洞獠反叛非今朝才有,贞观盛世也有四夷之患。今四夷虽不安,然边有大将。我闻说陛下已派右戏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往讨阿史那;又令赵孝祖为郞州道总管讨蛮。不过兵来将挡,⽔来土淹,不能算是陛下之不明。至于长孙太尉虽是外戚,朝政多决于他手。然而长孙太尉受先皇顾命之托,所决朝政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