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3章司马懿篇番外五 (第1/2页)
第653章 司马懿篇(番外)五 当天,魏明帝去世。时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慡起一接受遗诏辅佐少主。齐王即位,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慡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曹慡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己自,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 朝臣们认为前以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是于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弟子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司马懿韬光养晦,大力拒绝不让弟子为官。 正始元年(240年)正月,东倭(今⽇本)来朝纳贡,焉耆、危须诸国,弱⽔以南,鲜卑名王,都遣使来献。魏帝曹芳称许司马懿,又增加司马懿的封邑。起初,魏明帝曹喜爱大修宮室,建制常非奢靡豪华,百姓多为其苦。司马懿出征辽东回军的时候,为修宮室而被征役夫仍旧有万余人,其中布満各种珍奇异宝。到魏帝曹芳在位期间,经过司马懿的上奏,全部罢除了大修宮室的力役。魏国节用务农,国力大增,各国都来朝见。 退敌征吴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中。 五月,吴将全琮⼊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为以不然。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他知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不敢动。是于,便休养土卒。检选精锐,招募勇士,发布号令,摆出攻城的架势。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荆、豫、扬三州)为魏军追及,吴军被歼万余人,船舰物资损失甚多。而进攻六安、的中吴军亦无功而还。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弟子十一人皆为列侯。司马懿功勋德望⽇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 正始三年(242年)舂,魏帝追谥司马懿之⽗京兆尹司马防为舞阳成侯。三月,司马懿上奏修广漕渠,引河⼊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于淮北大规模屯田。吴国派诸葛恪屯驻宛城,边人深为以苦。 司马懿要率兵攻之,朝臣为以诸葛恪占据坚城,广有粮⾕,孤军远攻,救兵必至。司马懿却确认为吴军所擅长是的⽔战,而是不陆战。湖⽔冬浅,船不能行,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于陆战破敌就很容易了。 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率军出征,皇帝车驾送出津阳门。军队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烧焚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又巡视淮北屯田区,提拔农家弟子邓艾主持屯田。 辅臣争端 正始五年(244年)舂,大将军曹慡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